克唑替尼胶囊属于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,可用于经 CFDA 批准的检测方法确定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的治疗。(图片仅作展示不售卖!)
交货周期:现货
Delivery Time:Stock
包装:按客户要求包装
Package: According to the clients' requirement
纯度:≥99.0%
Purity:≥99.0%
贮存方法:置干燥阴凉处
Storage:Store in a dry and cool place
注:公司所列产品中涉及到专利,只供研发使用,不做销售;管制产品将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和购买客户国法律的规定销售,所有产品都不适用于人用,如被销售到构成专利侵权的国家,则相应的一切风险将由买方承担。
据CRI元哲市场调研,在中国,克唑替尼于2013年1月被批准用于治疗ALK阳性的晚期/转移性NSCLC, 2017年11月又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晚期NSCLC。2017年,克唑替尼全球合计销售5.94亿美元,较2016年增长了6%。2020年中国克唑替尼市场销售额大约4.17亿元人民币,2016-2020年CAGR达57.1%。虽然2020年爆发的COVID-19疫情对中国医疗行业的运转产生了不利的影响,但对克唑替尼市场冲击不大。2021年,克唑替尼胶囊中国销售额为3.25亿元,全球销售额4.93亿美元!
2022年7月,美国FDA批准克唑替尼用于1岁及以上患有不可切除、复发或难治性炎症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阳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成人和儿童患者。目前,克唑替尼在医保谈判后售价约13728元/盒/月,根据全国普遍的的报销比例70%来计算,报销后的价格约4118元/盒/月,每月减少了大约9600元的支出,对于有医保的患者来说,这无疑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。
在海外市场,已有两个孟加拉企业推出了克唑替尼仿制药,即BEACON和INCEPTA。在中国,克唑替尼的化合物专利于2024年到期,目前还未有任何克唑替尼仿制药获批。2021年1月,万邦医药4类仿制药”克唑替尼胶囊“的上市申请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,是中国本土药企开发的第一款克唑替尼仿制药。
随着环境污染、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的影响,2023-2025年中国肺癌新增案例将持续增长。而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,对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也在不断上升,预计2023-2025年中国克唑替尼市场销量和销售额都将持续上升。
编辑|小鑫
审核|小晶
校对 | 小江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、赛可瑞、克唑替尼、CRI元哲咨询、盖德化工网;健康界、无量云、全球肿瘤医生网;
如有侵权,道歉删除,如有错误,欢迎批评指正